庶子风流

上山打老虎额

历史军事

 本是个平凡少年,意外得到光脑,一朝回到大明正德年间,成为士绅家族的一个私生子。 ...

杏书首页 我的书架 A-AA+ 去发书评 收藏 书签 手机

             

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风云人物

庶子风流 by 上山打老虎额

2018-7-3 19:47

  当然,叶春秋虽是认得这是机枪,只是和后世所谓的机枪却是全然不同的。
  其实抡起脑洞,汉人的脑洞可谓尤其的大,清朝康熙的时候,就曾有人研制出连火铳,能连射二十八发子弹,只是发明者最后非但没有得到欣赏和重用,最后反而被人诬陷而死。
  要知道,那可是在基础工艺最简陋的条件下研制出来的连火铳,而如今,研究院却是建立在现有的冶金、步枪理论基础上所研发的连火铳,可即便如此,在叶春秋眼里,还是有些笨重和粗糙。
  这机枪占地不小,除了前头枪管狭长,后头却是显得很硕大,弹仓显然是借用了骑枪的转轮原理,足有半人之高,单靠外表,倒是杀气十足。
  这显然比叶春秋心里所想的机枪相去甚远,不过制造的原理,倒是和后世差不多。
  可怎么说,在这个时代,这就是创新,怀着期待的心情,叶春秋让人试了试,机枪连射三十六发,只是准头就有点强差人意了,不过机枪的本质,本就是形成火力压制罢了,射击的精度本就不在考虑之中。
  叶春秋对此倒是大大地赞许了一番,命人继续想办法改进,待时机成熟,新军先装备一百挺试试看。
  其实很多时候,叶春秋很喜欢在研究院里溜达,在这里可以远离外界的纷扰,而能让人用心地去钻研一些东西,而这些东西,都将是这个时代的另一个创新。
  此时,叶春秋兴致勃勃地叫人拿了笔墨来,神情认真地绘制了一张草图,而他则是将光脑中一些机枪的资料和心得尽数绘制其中,有对那些研究院的专研人员鼓励了一番,这才领着唐伯虎离开。
  很多东西,其实还是得靠他们自己去参透,说穿了,叶春秋只能多提供一些参考的资料罢了。
  回去的路上,叶春秋在车里喝了口茶,神情自是比来的时候放松了一些。
  唐伯虎与他同车,咋舌道:“公爷,那连发铳的威力倒是骇人得很。”
  叶春秋便笑道:“骇人不骇人,那也得看怎么用,你看那边阵的边军,也是有铳有炮,可是鞑靼人来袭,真正用到实处的,又有几个?所以军务绝不是靠神兵利器这样简单,有了一样武器,要能找准如何最有利地使用,要建立相关的养护制度,要编练和操练相关的士卒,还要制定与其他军种契合的战术,否则,就算有了再厉害的武器,也是暴殄天物。”
  说了一会儿闲话,终于回到了府上,这几日闲来无事,何况又要到年关,大雪纷飞,总是下不停,叶春秋索性在家练剑读书,或是陪着妻儿,倒也过得轻松。
  青龙那儿,明年开春才能去,难得在京师,叶春秋很珍惜这段清闲的时光。
  本来上次,陛下撤了廷议,不过朝廷依然还有许多大事要商讨,所以在岁末的时候,还是决定增开一场朝议。
  廷议参与者广泛,从翰林、御史,到五品以上的官员,再到各国使节。
  表面上,大家是去站班,绝大多数人是三缄其口,纷纷闹闹的,也议不出个所以然来,真正的国策,往往是小圈子里的产物,因为历来的政治原则就是,参与的人越多,最后什么都折腾不出。
  不过廷议却有一个好处,这是朝廷协调各方利益的机构,也就是说,任何一个朝廷大方向的问题,往往触及到了各部堂或是某布政使司的利益,总要给人骂一骂,说穿了,其实就是给点弥补的措施。
  叶春秋这个镇国公,作为大明朝的六大公爵之一,某种程度来说,既是勋贵的代表,也是镇国府利益的代表,镇国府的背后,是诸多的商贾,还有许多或明或暗的股东,这样的朝会,怎么能放过?
  在家好好地歇息了几日,廷议的这一天清早,寒风凛冽,却出奇地停了雪,可依旧还是冷飕飕的。
  叶春秋身子硬朗,穿了朝服,倒也不觉得寒冷,一早出门,坐着马车直接到了午门。
  此时宫门已开了,百官已鱼贯入宫,叶春秋来迟了一些,也不摆驾子,连忙下车,跟在队尾徐徐入宫。
  这几日朝廷有许多旨意出来,比如今岁岁末的治水方略,还有一年税金的核算,以及明岁劝农的事务,诸如此类,数不胜数,有不少人都希望在这岁末的廷议上争取一下。
  有小道的消息说,户部的不少人不满,国库的钱粮一向是入不敷出的,尤其是近几年,粮产减少了不少,工商的发展,某种程度也妨碍了农业,虽然镇国府采取了措施,自朝鲜、安南等地购粮,可这购来的粮,却是收不着税啊,粮税一减,花销却大,怎么吃得消,所以寿宁侯早就在私底下和叶春秋透过小心,今儿得要小心户部的暗箭。
  寿宁侯这厮在这京师里是出名的混账,可而今,却是镇国府诸股东中的风云人物了,毕竟绝大多数股东都有自己的主业,平时只要按时安分发放分红,便也没什么心思放在镇国府上头。
  独寿宁侯和建昌伯两位,纯属是吃饱了撑着,反正也无事可做,心里就想着镇国府里有自己的收益,所以但凡外间有什么消息,或是股东之间相互联络呼应,这二人穿针引线,可谓是不亦乐乎。
  很多时候,叶春秋对朝里的事,其实是不怎么管的,更多的是关心于镇国府的内部运营,可是镇国府与各部的纷争不少,离了寿宁侯、建昌伯,到处呼应人去和各部撕逼,还真是不成。
  正因为这些人肯闹,再加上这寿宁侯和建昌伯两个混世魔王,有些时候,无论是内阁还是六部,又或者是各寺各院,虽然有很多看不惯的地方,却也只能忍气吞声。
  毕竟太折腾了,你白日在朝里跟他争吵几句,人家夜里就敢带人跑到你家去丢粪,遇到这种完全不按套路出牌的人,庙堂上的诸君子们,也只好捏着鼻子能忍就忍。
上一页

热门书评

返回顶部
分享推广,薪火相传 杏吧VIP,尊荣体验